桿身很重要!為什麼選手都會去換桿身?

桿身可謂球桿的靈魂,「軟、硬、輕、重」合不合適會直接影響球質(穩定性、距離),因此球員是否用了合適的桿身「非常重要」!  

好的桿頭與桿身搭配,不僅可以讓球飛的比較直,也可以讓球飛的遠;反之,桿頭與桿身搭配的不好,球就會到處亂飛,並損失距離。

因此,當球友使用好的桿身與桿頭搭配,可以明顯感受到擊球紮實度與控球能力都提高了 👍
(前提是要了解自己的揮桿數據再來做球桿調整)

這也是為甚麼厲害選手不用原廠桿身的原因,通常選手拿到一組新球桿後,會先將所有原廠桿身拆下,更換成符合自己揮桿數據的新桿身,更甚至有些品牌會為代言選手量身訂做打造專屬於該球員的球桿 (桿頭與桿身的搭配),這時候的原廠桿身與市售的原廠桿身就大大不同了。

簡單來說,高爾夫揮桿就是難在 “穩定(一致)性”
如果身體不穩,球桿也不穩,那真的很難打好球呢 😬
換桿身的目的就是要讓球飛得更穩、更遠 (變遠是因為能量傳遞效率提高了)。

所以,我們這就來看看「原廠桿身與市售桿身的差異處」

👉 挑桿身就像挑衣服

許多球友不理解為甚麼都花了大把鈔票買球桿,卻還要再把原廠桿身拆掉換上一枝預算更高的桿身

事實上,可以將桿身假想成衣服:

廠商設計一款衣服,尺寸就是 S、M、L,它們希望用最簡略的分類方式滿足廣大族群,反正衣服都能穿,只是穿起來舒不舒服、好不好看而已,就看消費者能不能接受這樣的尺寸。
( 雖然都穿的了,但卻不能將身材凸顯出來,或者修飾身材,除非加高預算買版型比較好的衣服 )

而原廠桿身也是雷同的概念,普遍分類為 R、SR、S 三種,力氣大的人打 S,力氣小的人打R,而力氣不大也不小的人就拿SR。
( 這樣的選擇方式就像買衣服,雖然都打的了,但卻不能將自己的體能狀態、擊球特性表現出來,除非加高預算買一枝用料較好的桿身 )


👉 原廠桿身 v.s. 市售桿身

然而球友就好奇了,同樣是桿身,為甚麼市售桿身這麼貴!?
有必要換到這麼貴的桿身嗎!?

產生這個疑問時,該好奇的不是「市售桿身為甚麼貴」,而是「原廠桿身為甚麼便宜」。

原廠桿身之所以能將成本壓低,是因為製造商會針對欲販售的球桿給予價格定位,而這個價格定位又必須涵蓋球桿每一部分的製作成本,尤其是桿頭,因為桿頭在球桿上市前就砸下許多研發成本 (畢竟桿頭才是賣點),所以桿身就只能壓低預算,與此同時便犧牲了品質,因此原廠桿身就顯得劣勢許多。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