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打高爾夫球要保持安靜?

如果你有看過職業轉播賽,或是有機會現場觀摩賽事的話,可以注意到工作人員手上舉著大大的「安靜」、「手機轉換靜音模式」、「quiet」、「Shhhhhh」的手拿警示牌,為什麼高爾夫運動這麼在乎安靜這件事呢?


高爾夫球之所以被認為是一項需要保持安靜的運動,主要和這項運動的特性、技術要求,以及尊重他人的文化有關:

1. 高度專注力

高爾夫不像籃球、足球是快速對抗的運動,它反而是講求高度精準與穩定的特性,在擊球瞬間,球員需要全神貫注思考風向、坡度、距離、揮桿節奏等細節,任何一點干擾都會導致失誤,因此外圍環境若是過於吵雜很難讓球員有好的專注力來執行當下的揮桿。

2. 自我對話

揮桿前沒有裁判的哨音、沒有觀眾歡呼,也沒有音樂,只有球員自己與球的對話,這是進入心流的過程,然而突然的聲音會讓球員失去節奏或分心。擊球前的準備除了是上述提及的思考風向、坡度、距離、揮桿節奏等策略細節外,更多的是自我對話、情緒平撫等面對自我的調適,因此過多的雜音會使球員分心無法專注。

3. 對球員的尊重

高爾夫是一項強調「紳士風度」與禮儀的運動,保持安靜就是尊重擊球者的表現時間,這是一種互相尊重、講究品格的運動文化,從高爾夫誕生之初,這項運動就有一套獨特的禮儀風氣,保持安靜這件事早已內化成高爾夫本質的一部分,也讓它成為一種與眾不同、優雅沉穩的運動。

4. 不只是下場,在練習場也要保持安靜

練習場雖然不像正式比賽球場那麼嚴格,但保持安靜仍然很重要,即使只是練習,能具備高度專注力終究是打好高爾夫球的關鍵。
每一桿的揮擊都需要感受身體動作、控制節奏,如果周圍有人大聲聊天、笑鬧或講電話,很容易受影響而分心,進而影響揮桿品質。如果你習慣在嘈雜環境中練球,到了真正球場或比賽現場時反而會不習慣那種靜寂,反之,如果能在練習場就培養「安靜環境=專注開啟」的條件反射,臨場會更容易進入狀態。

除此之外練習場是一個共同的空間,偶然的驚嚇或分心都可能會導致揮桿失誤或不小心擊中他人,安靜的環境能減少突發狀況的發生,增加練球時的安全。每個人都希望能在安靜、有秩序的空間來練習,保持安靜就是體現高爾夫一貫的運動精神,是一種「高球禮儀」的展現。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