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學者- 球具怎麼挑選、怎麼搭配?


初學者購買第一套球具的時間點通常是上完 10~20堂教練課時,因為這時候已經具備基礎的揮桿技巧,然而卻也是在這個階段遇到購買球桿的瓶頸,所以這篇文章正是獻給想要購買球具卻苦惱不知從何下手的你。


備註-你需要先知道的球桿常識
挑選球桿的考量要件有四項,依照先後順序選擇適合自己且中意的球桿

1. 桿頭外型:口袋式、刀背、凹背、中空底

2. 桿身材質:碳纖維、鐵桿身鋼纖維

3. 桿身軟硬度:最軟的 R ( Regular )、適中的 SR ( Stiff Regular )、最硬的 S ( Stiff )

4. 重量:依據個人體能條件來選擇合適的重量


通常店家或教練會建議初學者要購買R桿身的球桿,因為初學者在不懂正確發力的狀況下,使用R桿身擊球會比較快上手,然而這會面臨一個問題,就是當初學者的揮桿姿勢純熟且具備良好的發力技巧時,R桿身的球桿反而無法搭配上打擊者的揮桿速度因為下桿時的強勁力道會讓桿身過度變形,不容易把球打直、打紮實。這也是為甚麼第一套球具買R桿身的球友,總是在不久之後更換一整套的桿身,或者重新購買一套新球桿的原因。 (見下圖)

這兩張圖片雖然可以看出明顯的桿身變形樣貌,但千萬別誤會實際變形量也是如此,這是受到拍攝效果所致(果凍效應 Rolling Shutter)。
會使用這樣的圖片主要是讓各位知道桿身變形這回事,實際上的變形量不會這麼誇大。



那麼初學者究竟要買甚麼規格的桿身呢?

通常我會建議一般人購買碳纖維 SR桿身,如果是比較有力量的人,則可以購買 S桿身,要是連碳纖維 S桿身都還不夠硬,那就可以進階到鐵桿身啦!

而市售的女用桿倒不會區別桿身硬度,只會標示 L (Ladies),所以在挑桿身這件事情上,女生要挑選的則是重量。 女生鐵桿重量差很多,過往所見的球桿重量大約落在 32~45g 區間,而女生球友力量大小差異大,力量較小的女生要選擇 35g 左右的重量,力量較大的女生除了可以選擇 40~45g 的重量之外,甚至可以考慮男款比較輕軟的球桿使用。

補充:
市售球桿會區分美規日規兩種,其差異在於規格等級,只要是美規的球桿通常是比較重、比較硬,日規的球桿會比較輕、比較軟,例如日規 S 桿身可能只有美規桿身 SR 或 R 的規格。
我會建議台灣的球友購買日規球桿,比較符合亞洲人的擊球能力,打起來得心應手不費勁。

如何選配球桿? *** 必備常識,極為重要 ***

球桿種類分為:木桿、球道木桿、鐵桿、切桿、推桿

除了推桿以外,其他球桿購買時都必須看好桿面角度,而且是以鐵桿的桿面角度為基準來搭配其他球桿的角度
因為球桿每跳一個號碼,必定會跳 3~5° 的間隔差,而平均每差 4° 距離則差 10~15碼 (下段補充說明),所以每支球桿若能搭配出正確的角度差距,遇到不同距離時,才可以有對應的球桿使用,然則面臨不同球桿打出相同距離的窘境。

(補充 ) 球桿每跳一個號碼,必定會跳 3~5° 的間隔差,而平均每差 4° 距離則差 10~15碼 :
6 鐵以上的球桿角度差為 3°, 6 鐵以下~P桿 的角度差為4°,而P桿以下的角度差為 4~5°。 (見下圖)

舉例說明,請搭配上圖一起看
我打的鐵桿是 Honma 的 TR20P 這款桿頭,雞腿、球道木桿是 TR21,開球木桿則是 TR20:

我11號鐵以下的角度桿是搭配 52°56°60°,取 4° 角度差。

而我最長的鐵桿是5號鐵,桿面角度 24°,向上搭配 21° 的4號雞腿桿以及 15° 的3號木桿,取 3° 角度差。
3號木桿之所以跳 6° 是希望能打出更遠的距離,所以若是搭配5號木桿,就會選擇18°。 (見下圖)

那麼1號木桿呢?
1號木桿就不需要考慮角度差了,通常1號木桿挑角度是依照個人需求,以及個人擊球特性來選擇。
例如想要球落地會滾動的球友,會選擇 9° 的桿面角度;想要飛行彈道高的球友,就會選擇 10.5° 的桿面角度。

除了上述的桿身及角度之外,桿頭類型可參見最上面的文章連結,至於重量的話,就得自己去嘗試看看囉,每個人的力量不同,適合的重量也不會一樣。

以上是球桿選配的大致事項,配好角度,讓14支球桿都是能派上用場、發揮球技的好工具。
若有其他疑問歡迎留言,期許能幫助初學球友省下冤枉錢。

發佈留言